去年世界十大IPO中,有五个来自中国。中国正在以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所谓 “独角兽”企业—即被投资者估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的全球主要所在地之一。据在上海的一家媒体公司“胡润”的统计,目前中国有227家这样的独角兽企业,仅比美国少6家。这些独角兽企业中大部分是针对私人消费者的公司。围绕蚂蚁集团推迟上市的一系列重磅报道,也让中国的金融科技领域更多的成为欧洲关注的焦点。根据Tellimer Research的研究,中国目前有数百家创业公司,已经成为金融科技最发达的生态系统之一。
走在前列
Börsen-Zeitung的细心读者们应该都听说过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在线支付系统“支付宝”,但很少有人听说过中国保险公司中安或众筹平台端融。然而这些金融科技公司或保险技术公司在国家和全球标准方面其实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来自专门研究新兴市场机构的研究报告,在中国的金融服务行业,金融科技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7%。其中四分之一涉及支付解决方案,五分之一涉及区块链应用,13%涉及 “软件服务”。当然这与美国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可能是由于中国企业的流程数字化还没有那么发达。
咨询公司iiMedia Research的报告指出,虽然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GDP的16.4%,但中国在IT方面的支出仅占全球IT支出的5.5%。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显然依旧严重依赖人力。中国的劳动力收入某种情况下而言还很低,很少有中国企业将数据外包到云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涉及的金融科技公司中有90%已经实现了盈利,获得资金对它们来说不是问题。中欧所作为中德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我们在想,对于德国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而言,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国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为什么在中国这个我们的第二故乡市场,金融科技公司无论在估值、客户数量还是知名度上都能打入世界前列,而来自德国的同行却略显逊色?中国有哪些有利于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条件?反过来说,德国有哪些优势是可以展示给中国的?为此,我们从三个维度来看:
首先,市场: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本土即有了一个巨大的、语言和文化上相当单一的市场。而与此相反,欧洲的市场则小得多,而且异质性更强。中国政府利用“网络防火墙”来监管中国的互联网,并用此屏蔽来自美国的强大竞争。这也是为什么根据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的数据,支付服务应用支付宝及其竞争对手微信支付占据了中国移动支付服务市场近94%的份额。
他们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相反)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够提供针对客户问题的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及背靠的广阔的中国市场。像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公司,如果没有卓越的技术,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但比技术优势更重要的是,将众多客户需求捆绑在一个平台上。
在平台带来的规模经济方面,中国企业显然具有天然优势。但德国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是在业务发展初期就可以从全球角度考虑,并将其商业模式扩展到其他国家。例如,Raisin GmbH在德国推出利率门户网站 “Weltsparen “后的五年内,又进入了其他的7个欧洲市场,目前正在向美国发展。
不过,欧洲还是需要单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同质化,让金融科技提供商更容易一次性进入整个欧洲市场。
第二,资本:在2021年的第一周,我们就看到了在德国各大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公司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例如,总部位于柏林的一家为银行开发软件系统的初创企业Mambu,新近筹集了1.1亿欧元,使其估值一下被推至17亿欧元。总体而言,德国最大的几家金融科技公司在过去几年的融资额也在持续上升。自2012年以来,最成功的20家公司的融资额合计达到31亿欧元(根据Comdirect Fintech 的研究数据)。这至少说明,金融科技领域核心是健康的、抗危机的、处在成长态势的。
尽管如此:德国需要更大胆的投资者以及对机构投资者的配套监管措施,让他们能够大胆地投资。虽然风险投资在早期阶段较为充足流动,但大的资金机构却很难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已经成熟的成长型公司中,而这些公司又恰恰想迈出下一个更大的步伐。这主要是由于现在的成长型公司很多即使还没有盈利,便在早期达到高估值。欧洲投资者通常不愿意为快速增长但仍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支付这样的高价。美国投资者要求强劲的增长前景,而欧洲投资者则期望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的盈利)为正值。
而在中国,我们看到新兴企业的成长资金很多来自于私人投资者对创业板块的投资,比如明星市场。调动更多的私人资本,关注更多高科技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这是我们欧洲需要学习的地方。机构板块也是如此:欧洲应该消除监管障碍。尤其是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的资本和会计规则,原则上应更加有利于股权,让投资者更容易 “挺过 “暂时的价值损失。
第三,监管:在中国,很多金融科技创新企业之所以能够成长起来,是因为他们能够在一个最初监管较少的市场中运作,这对创新而言是好事。当然现在中国监管部门也正在采取措施,在不抑制创新的前提下,在很多领域加强消费者保护和市场诚信。就在几周前,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发布了新的反垄断规则,让蚂蚁这样的支付服务商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此举意在促进金融科技公司更专注地进化金融业。同时,对金融科技公司的资本要求也提高了。
无竞争劣势
总的来说,我们会看到中国的监管与西方标准接轨。对于中国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想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无论如何都必须适应西方的监管。在这方面,如果欧洲在金融科技行业监管方面保持其质量水平,就不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放弃对金融科技公司经常要求的所谓“监管沙盒”,对许多初创公司来说可能意味着高门槛。但也正是这样的监管使得这些公司获得了客户和商业合作伙伴的信任。欧洲通过PSD-2指令(支付服务指令2)表明 ,它已经掌握了有利于创新的法规,同时也平衡了公平竞争环境的要求。
产业政策见成效
通过比较两种制度,我们了解到产业政策–这个在德国长期被人嫌弃的词–是如何结出硕果并吸引外国投资者的。中国也在不断向国外的市场参与者开放市场。虽然中国的情况与德国不一定具备严格的可比性,但这一做法说明,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公司最终都只能从决策者高瞻远瞩的战略中获益。
来源:Börsen-Zeitung,2021年3月3日,Niel Tomm ©版权所有。
图片: steven_yu/Pixabay